的山我们那些年让寨币奇迹疯狂
还记得2017年那个燥热的夏天吗?一位瘦弱的中国程序员站在台上,声嘶力竭地喊着"EOS三浪之后500块!"的场景。说实话,我当时也在场,那种狂热的气氛至今想起来还让人心跳加速。
EOS:一场集体狂欢的泡沫
2017年7月1日上线的EOS,私募价1美元左右。多少币圈老人至今都记得,那时候的朋友圈全是"拿住EOS"的口号。我自己也跟风买了些,结果最高涨到22美元就戛然而止。现在看来,22倍的涨幅在那个疯狂年代不过是开胃小菜罢了。
QTUM:最戏剧性的逆袭
量子链QTUM的故事最富戏剧性。2017年3月16日开盘价才0.3美元,一度被当成空气币。我认识的一位老矿工甚至说QTUM的创始人帅得不像搞技术的。谁知后来价格直冲90美元,300倍的涨幅让所有质疑者都闭嘴了。
DOGE和SHIB:社交媒体造富神话
马斯克真是个神奇的推手。他随便发几条推特,就让原本一文不值的DOGE在2020-2021年间暴涨740倍!更夸张的是SHIB,有人80美元的投资变成4000万人民币的真实故事,至今都是币圈的励志传说。
BabyDoge:519暴跌中的黑马
2021年5月19日的暴跌让多少人血本无归,但BabyDoge这个小家伙却逆势暴涨182%。一个月63倍的涨幅,最高200多倍,简直就是在打所有人的脸。
BCH和XRP:老牌山寨的辉煌历史
2017年BCH的分叉热潮堪称经典,从白送的空投一路冲到4000美元。而XRP更夸张,2012年投1块钱,2017年就是千万富翁。想想都后悔,那时候怎么就光顾着买奶茶了呢?
回首这些山寨币的疯狂历史,不得不感叹币圈真是个创造奇迹的地方。也许下个百倍币正在某个角落默默发芽,只是我们还没发现罢了。你还记得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山寨币故事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。
(责任编辑:数据)
-
最近美国财政部放了个大招,他们正在认真考虑给DeFi世界装上"数字身份证"。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想在去中心化金融系统里加入身份验证机制,让那些想搞非法金融活动的人无处藏身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消息我一点都不意外,毕竟现在DeFi就像西部淘金热,监管机构终于坐不住了。美国财政部的"数字身份证"计划根据《GENIUS法案》,财政部准备在智能合约里集成数字身份验证工具。他们设想得很美:通过API接口自动完成KY... ...[详细]
-
最近有个叫Worldcoin的项目在圈内闹得沸沸扬扬,说实话我第一次听说它要扫描虹膜来建立全球身份验证网络时,第一反应是:这确定不是在拍科幻片吗?但随着深入研究,我发现这个想法确实够大胆,也够争议。光环与阴影并存的项目Worldcoin背后站着a16z这些顶级风投,2.5亿美元的融资数字相当亮眼。200万的用户基础看着也挺唬人,但说实话,这个数字让我想起当年某些共享单车项目疯狂烧钱拉新的场景。我特... ...[详细]
-
最近这段时间,狗狗币(Dogecoin)的表现简直让人瞠目结舌!这个曾经被很多人当作笑话的加密货币,居然一路高歌猛进,价格直接冲破了四年来的最高点0.83美元大关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必须说,这种涨势实在令人既兴奋又忐忑。市场热情被彻底点燃还记得上周和朋友聊天时,我半开玩笑地说"狗狗币可能要发威了"。没想到一语成谶!这次价格飙升的催化剂,无疑是与SpaceX的"登月计划"合作消... ...[详细]
-
说到比特币生态中的原生资产协议,BRC20和ARC20绝对是当前最受关注的两个热点。作为一个在区块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想和大家聊聊这两个协议的异同点。BRC20:功能强大但略显笨重BRC20这个协议让我想起了早期的智能手机——功能很全,但用起来总感觉哪里不对劲。它借鉴了以太坊ERC20的思路,却要硬塞进比特币这个"老年人"的身体里。想象一下,每次转账都要发两笔交易:第一笔是像个会计一样记账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从业多年的刑事律师,每当接到家属慌乱无措的电话时,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煎熬。亲人突然被拘留,面对陌生的司法程序,家属们常常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求助。网络时代虽然能轻易找到律师,但怎么判断这个律师是否真能帮上忙?这确实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。案件缘起:一通焦虑的求助电话记得那天下午,助理转接进来一个年轻人。他的声音透着疲惫:"邵律师,我哥哥因为'比特币'的事被抓了,家里已经请了两位律师,可我们还是不... ...[详细]
-
BRC-20代币ORDI上演疯狂行情:83%暴涨背后的权力游戏
币安这波操作真是赚足了眼球!就在前几天,他们突然宣布上线ORDI这个BRC-20代币的现货和合约交易。消息一出,市场立马就疯了,ORDI的价格跟坐火箭似的往上窜。让我告诉你个有趣的现象:这个代币价格从7.4美元一路狂飙到12美元,今天最高又冲到14.5美元,现在虽然回调到13.6美元左右,但24小时涨幅已经达到惊人的83%!这行情,比特斯拉股票还刺激。创始人的"切割"宣言不过故事在这里出现了戏剧性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现在的Web3圈子里热闹非凡,但就像我常跟朋友说的:表面风光,内里却暗藏危机。大家都在喊去中心化,可现实是用户流失严重,项目价值忽上忽下,发展模式更是难以持续。就拿我经常打交道的交易所来说吧,这个问题尤为突出。交易所的机遇与挑战记得去年11月10日那天,我在分析数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港股全天交易量还不到100亿美元,而币安一家加密货币交易所单日成交量就突破了126亿美元!这个对比太震撼... ...[详细]
-
谁能想到,就在两周前还死气沉沉的加密货币市场,突然间就被比特币生态的热浪点燃了!这事儿说来有趣,ORDI代币上线主流交易所就像一根火柴掉进了汽油桶,"轰"的一声就把整个市场点燃了。Ordinals:比特币NFT的破冰者还记得去年NFT市场有多火吗?那时候大家都挤在以太坊上玩ERC-721。但总有那么几个不安分的极客在想:为什么比特币就不能有自己的NFT呢?Casey Rodarmor就是这么个"叛... ...[详细]
-
每当看到身边那些做事稳扎稳打的同事朋友,我都会陷入沉思。稳健这个特质,在现代职场中到底意味着什么?它是保护伞还是绊脚石?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。稳健的正面价值记得去年公司研发新产品时,市场部小王和新来的小李形成了鲜明对比。小王总是反复推敲每个细节,确保万无一失;小李则恨不得明天就让产品上线。最终,正是小王的稳健作风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公关危机。这个故事让我明白,稳健往往意味着深思熟虑、降低风险。在经济领... ...[详细]
-
看着SEC最近的操作,我真是哭笑不得。去年Paradigm Policy就警告过,僵化的政府道德规范正在成为加密货币监管的最大绊脚石。果不其然,SEC监察长最近的报告暴露了一个荒诞的现实:他们连像样的加密人才都招不到!原因?那些真正懂加密的人都持有数字资产,而SEC的道德委员会居然禁止员工接触这些资产。当监管者成为"数字时代的山顶洞人"这简直就像让一个从未使用过智能手机的人来制定移动互联网政策。P... ...[详细]